精品项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获奖项目>获奖项目
57个项目

牡丹江市西安区西部组团城市设计


名称:牡丹江市西安区西部组团城市设计

分类: 城市设计

地点: 牡丹江市西安区

设计单位: 设计一所

项目负责人: 张国涛

技术负责人: 姜鸿涛

专业负责人: 李游山

参与人员陈磊、于波、郑佳鑫、蒋向荣田鑫赵彬、宋扬扬、史琳、盛晖杨蔓荻、刘丽君、王锐

获奖情况:2012年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项目背景

牡 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吉林省交界,地处中、俄、朝合围的“金三角”腹地,区位优势明显。境内的绥芬河和东宁等四个口岸是中国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重要 口岸,是黑龙江东南部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是“哈(哈尔滨)牡(牡丹江)绥(绥芬河)东(东宁)对俄经济带”上重要城市之一,距离俄罗斯海 参崴约240公里。西部新城位于牡丹江市西安区内,规划区为中心,南起江堤路,北至西牡丹街,东自西十一条路,西至江堤路,占地面积约4.7平方公里。

二、目标定位

(一)发展战略

1、协同产业布局,优化区域联系。西部新区填补牡丹江市功能拼图中重要的一块,东至绥芬河、三岔口,北至莲花镇、三道河子,西至横道河子、长汀,南至渤海镇、东京城,通过便捷的交通,与周边地区形成功能补充,协同发展。

2、极化优势功能,形成区域中心。西部新区将承担牡丹江市域旅游服务产业的高端服务基地功能,极化优势,使之具有更强的辐射能力,带动大区域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3、高瞻远瞩,逐级发展。基地现状基础条件较差,产业发展必须依据现状、逐步进行,但同时应高瞻远瞩,预见基地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到低起点、高远瞻、高落点。

(二)总体目标

规 划在综合分析西安区新城自身优劣势及外部机遇和限制因素的基础上,寻求将西部新城与外部城市空间环境综合成具有凝聚力的城市结构,并整合相关的历史文化及 社会经济资源,形成发展中的牡丹江的新城市骨架和新战略突破点,进而将规划地区打造成:一个创智创业之城、一个特色文化之城、一个休闲宜居之城、一个旅游 商贸之城。

(三)功能定位

在“创智之城,生态之都”的总体发展目标指引下,规划对本区在区域中的功能定位明确为:丹江低碳生态示范城LET、丹江游憩商业区RBD

三、规划内容

(一)功能分区

游憩商务核心区:行政办公、商务金融、酒店会展、CEO俱乐部

丹江外滩商业区:购物中心、连锁酒店、shoppingmall、滨江商业街、美食街

生态住区:高端住区、康疗中心、养生会馆、主题公园

强调城市形象功能:沿铁路两侧,注重打造视觉廊道,两侧的道路、公园等节点的景观打造。行火车在经过该区域,视觉得到一个变化的界面,而不是单调枯燥。充分将水与城结合在一起,将通过该区的水系渗透到途径的每个组团内,整体改善区域环境。

(二功能结构

三轴:1、游憩商贸组团主要经济发展轴,串联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成;2、生态住区组团公共服务轴,提升住区服务质量,优化住区生活品质;3、滨江休闲娱乐服务轴,丰富轴线文化色彩、提升娱乐品位。三轴优势互补、共同作用,优化西城功能结构,带动西城发展活力。

三心:西城主题景观核心,奠定西城的RBD主题游览基调,引领西城游憩空间发展走向;植物观赏景观核心,依据西城植物种植现状,规划植物园观赏景区,打造西城游憩特色;铁路防护湿地景观核心,依据现状水泡资源,引水造园,规划西城湿地公园,打造西城“固碳基地”。

三区:游憩商贸核心区是基础,丹江外滩特色风貌区是活力,生态住区是品质。以基础为核心,以活力为提升,以品质为保障,三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打造西城产业结构。

四带:“一水穿城将绿绕,两带排闼送青来。”水体景观带贯穿西城,带动西城景观活力;绿色廊道南北贯通,引牡丹江滨江风景入城,同时又有生态住区景观休闲带,三带均与城内水体景观带相互交织、绿色渗透,共同打造西城景观系统主结构。

(三低碳出行

倡导低碳出行,步行是等健康、生态、时尚的内部交通方式, 规划步行系统分两级,分别是区间步行路及区内步行路。

区间步行路主要沿城市道路设置,区内步行道路主要结合绿带廊道和开放空间设置。形成贯通的步行系统。环湖建设连续的滨水步道和慢跑道,并于局部湿地采用亲水栈道的形式,使慢行系统舒适、安全、有趣味性。

自行车线路:规划分为A类和B类,A类自行车路线沿城市道路布置,与机动车先对分离,用于联系各组团,交通性较强。B类指沿组团内、滨水岸线等环境较好的区域内布置,休闲型较强。

自行车设施:在公交站点配套建自行车停放场所,同时在重要的公共场所设置自行车出租点,使自行车这样的绿色交通能服务全区。

规划公交线沿主要规划区干道道路布置,由老城区出发环绕主要区域后返回老城区,于主要交叉口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附近设置巴士站点,保证300米服务半径的覆盖率达到70%。同时基于规划地区水系通达性较好,规划设计了水上巴士线路,在北湖内结合重要水节点空间布局水上巴士码头,串联各个环湖开放空间节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上公共交通系统。

(四生态永续

规划多样化的生态联系廊道,绿化、水体、景观有机组合,将区域外围离湖面较远的地块通过生态与景观廊道与沿湖功能组团串通,实现生态渗透,构成一个水绿交融,流动的生态空间。

基质:以湖面为生态******要素,景观构建以要素的可视性和共享度为首要任务,******化利用水体景观资源。

斑块在******、有序、集约化地用地开发同时,尽量多的预留出绿化缓冲空间,形成绿化生态斑块,与水面一同构成大面积开敞空间。

廊道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河道、绿廊等景观资源,并积极打通与大区域的生态框架联系,以带状绿化和河道为纽带,形成网络化格局,渗透性生长,提升新区的生活、工作、投资品质。



上一篇:牡丹江市产业园区概念规划
下一篇:绥棱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官方微信
HIT-UPDI